六安市财政支持社会保障新闻发布会实录-欧洲杯网络平台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财政局(政府国资委)发布时间:2020-10-16 16:21
字号:

发布主题: 六安市财政支持社会保障情况

新闻发言人: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玉飞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6日上午9点

发布地点:市政府七号楼新闻发布厅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市财政局向记者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真诚地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市财政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下面,我来向大家报告一下财政支持社会保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然后接受大家提问。

一、今年1-9月份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年初突发的疫情,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给财政部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财政部门克服重重压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财政收支持续平稳运行。1-9月份,全市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82.6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较2月份收窄2.2个百分点;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完成382.9亿元,同比增长5.3%。

1-9月份,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中央、省、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援企稳岗、扩就业、保民生等各项财税政策。截至9月底全市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2.7亿元;上半年减税降费16.4亿元、发放专项再贷款3.7亿元;1-9月拨付失业保险返还和稳岗返还资金1.25亿元、市融资担保公司新增担保额31.66亿元、全市累计减免1815户承租国有企业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2-4月租金0.4亿元;积极向上对接,全市获得抗疫特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居全省前列。

二、财政支持社会保障主要工作及成效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近年来,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民生网为目标,以助力脱贫攻坚和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重点,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以来,全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58.9亿元,同比增加10.1亿元,增长20.7%。

(一)支持兜底保障,推动实现困有所助

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财政部门围绕实现困有所助目标,着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补贴标准,突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保障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基本生活。1-9月份,全市发放低保补助资金7.54亿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1.2万余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433万元,帮助困难群众8210人次;发放特困供养补助资金3.35亿元,保障城乡特困供养对象5.1万余人。

一是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会同相关部门逐步建立健全针对我市各类城乡生活困难人群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是兜底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今年7月1日起,我市城乡低、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再提高,全市全面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其中城市、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分别由2016年的470元/人·月、225元/人·月提高到2020年的630元/人·月,年均分别增长7.6%、29.4%;城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由2016年350元/人·月、242元/人·月提高至2020年的1032元/人·月、819元/人·月,年均分别增长31%、35.6%,我市26.3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和改善。

三是“救急难”作用充分发挥。为突出临时救助时效性,各县区均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积极开展先行救助,确保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今年疫情、汛期期间,财政会同民政部门,降低救助门槛,压缩审批时限,建立临时救助“绿色通道”。1-9月份,全市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433万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8210人次,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疫情、灾情影响基本生活。

四是临时价格补贴强化落实。根据物价上涨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优抚对象等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资金。1-9月,全市发放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约1.46亿元,救助284万余人次,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基本生活。

五是惠残助残资金有效落实。分配下达2020年度残疾人事业补助资金4481万元,切实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低保等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的资金需求。 

(二)支持稳定就业,推动实现劳有所得

财政部门始终把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实现劳有所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减、免、返、补”政策,统筹安排就业补助资金支持促进贫困劳动力、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增收,千方百计稳就业、用心用情保民生。

一是制定细则标准明政策。会同市人社部门制定《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就业补贴实施细则》《关于实施援企稳岗以工代训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明确具体操作办法,细化认定条件、补贴标准等,为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夯实基础。会同市税务、医保等部门印发《六安市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有关工作操作办法》《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医疗保险费的实施方案》等,确保社保费减免缓政策落地生效。会同市民政局出台《关于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养老服务业纾难解困工作的通知》,对符合条件养老机构免收6个月房租、给予水电气费用补助。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促就业。统筹预算安排、上级补助、

社保基金等各类资金,有效促进企业稳定岗位、扩大就业。截止9月末,全市一般预算就业补助支出1.59亿元,全面兑现一次性就业补贴、小微企业新增就业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失业保险支持稳岗支出1.25亿元,惠及企业5158户;拨付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1280万元,惠及企业93户。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稳就业。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标准由50%提高至100%;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标准分档发放失业补助金。截止9月底,发放1442人失业补助金49.6万元。落实企业社保费“减免延缓”政策,足额退回全市3621户参保企业2月份已缴养老等四险保费4958万元;1-9月份全市减免6000余户企业社保费约6.64亿元。全市减免公办民营养老机构房租130多万元,发放疫情期间水电费补贴60多万元。

四是支持提升技能助就业。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明确以工代训阶段性援企稳岗政策,对符合条件企业按照一定标准给予以工代训补贴。争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3583万元,更好地服务“六稳”“六保”工作。

(三)支持卫生健康,推动实现病有所医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围绕实现病有所医目标,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一是落实医疗卫生经费保障。2020年市本级安排经费约1.21亿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

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促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完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补助政策,2020年预算安排市属公立医院补助资金4506万元,拨付市属三所公立医院院长年薪经费114万元。分配拨付公立医院一般债券资金925万元、非标债券资金2.98亿元、上级补助资金933万元,支持市属公立医院事业发展。

三是加大贫困人口政策倾斜。2020年,在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550元/人·年基础上,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城乡困难、特殊人群个人缴费部分由县区政府按规定给予分类补助,其中特困供养人员100%全额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参保人员给予 “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倾斜政策,提高基本医保补偿比例,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万元降至0.5万元,大病保险分段补偿比提高60-90%,医疗救助水平提高至10%。

四是发挥医疗救助制度作用。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不设病种限制、不设起付线。2020年1至9月底,全市共救助困难群众大重病患者34.31万人次,医疗救助支出1.86亿元。2020年全市财政拨付资金1.56亿元,资助62.49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参保,参保率达100%。

六是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提升。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和医保基金,支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覆盖;市级拨付补助资金 1064万元,推进县区实施智医助理、出生缺陷防治民生工程项目。有效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四)支持养老服务,推动实现老有所养

围绕实现老有所养目标,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切实保障老年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口基本生活。

一是支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县区财政积极筹措资金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困难群众代缴全部或部分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缴费。2020年提高最低缴费档次时,对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继续保留100元最低缴费档次标准。

二是进一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2020年1月1日起,

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标,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至115元;对达到条件参保人员,增发年限基础养老金,加发高龄基础养老金;市级对三区提标部分补助资金1936万元。今年7月,继续同步上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下达财政补助资金1.32亿元,惠及全市近17.3万退休人员。

三是持续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为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日常照料和养老服务需求。市财政连续四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88亿元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8月底,全市 260名失能贫困人员享受组织化社会化集中照护,全市3432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实现集中养护;全市发放12.9万余人高龄津贴1634万元、3.7万余人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2588万元;市级智慧养老平台完成政府购买服务订单46636份、金额118万元;全市新增养老机构13所,新增床位3306张;建成社区康养中心5所,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132个。 

实现今年财政工作既定目标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政干部会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立足自身职责、积极担当作为,通过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绩效、加大投入等措施,全力支持做好社会保障兜底性保障工作,织密织牢我市民生保障网,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六安财政改革发展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网站地图